車仔麵出現在1950年代,是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較低的年代,原稱嗱喳麵。大陸難民湧來香港,謀生困難,香港街頭湧現了流動攤販,最多便是搭起車仔麵檔擺賣咖喱魚蛋和車仔麵一類熟食。販賣車仔麵的木頭車中放置金屬造的「煮食格」,分別裝有湯汁、麵條和配料,顧客可自由選擇麵條,配料和湯汁,通常十多塊錢就可飽吃一頓。
隨著生活水平改善和衛生要求提高,街頭熟食販賣漸漸消失。車仔麵走進茶餐廳和食堂,成為餐牌上的菜色,也有小型專售車仔麵的店舖,甚至有走「高檔」路線的。車仔麵的配料也愈來愈豐富,麵條和湯汁亦有多種選擇。車仔麵已成為香港人的日常廉價食品。
密集去香港已經有九個月的時間,在這時間卻都沒有品嘗過香港傳統食物-車仔麵
五月的時候香港朋友問我有沒有吃過車仔麵,我想想還真的沒有,朋友首推就是在銅鑼灣的新記車仔麵
看了一些食記還有openrice都給了很多高評價,讓我也很想去試試看。
六月到了香港時,朋友很熱心的給我好幾個選擇,當然包括下面要介紹的麵麵店啦
為何選擇麵麵店呢?
理由1 是小儀開的店
理由2 香港很熱我懶得過海,佐敦店又離我很近,哈哈哈哈哈
佐敦店位置:廟街274號
位置蠻好找的,是靠近佐敦的澳洲牛奶公司方向的廟街喔
門口張貼雜誌的介紹
當時進去時間大概12點左右,人數還沒有很多,但吃完要走時,突然坐滿滿
第一次吃車仔麵,真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好
先挑了出前一丁,配菜的部分每款8元
先挑了時菜、蘿蔔、牛腩,鮮腐竹,問了一下店員還有甚麼好推薦
店員說酸齋不錯啊!也沒細問酸齋是甚麼就說:好!來一份吧
配湯的部分因為當天太熱,我也不吃辣,就選了薑酒湯
店員問我要選純豆漿還是紫貝天葵,一問才知道紫貝天葵就是洛神茶啦
在上菜時,順道查了一下何謂酸齋
齋滷味(齋鹵味)是一種素食,一般有「酸齋」(酸甜齋)其實這些滷味的主要成份皆是麵筋配合不同的醬汁所做成。
簡單來說就是麵筋啦=.=
上菜啦!
先吃一口酸齋,酸酸甜甜很像吃咕咾肉外層的口味,口感不像台灣吃的土豆麵筋,是比較有嚼勁的。非常合我胃口阿
喝一口湯,湯比想像中的清淡,有薑的香味卻沒有的薑的嗆味
牛腩燉的火候剛好,軟爛易入口
蘿蔔就有點太多筋了,鮮腐竹也不是很推薦
店員推薦我可以加入這個,說實在的我不知道內容物是啥,因為我個人不吃辣,只好跳過放棄啦
紫貝天葵在炎熱的夏天喝上一口,瞬間透心涼,真的超讚
價格上面真的很不討喜,要價55元,在台灣來說算是貴的了,但畢竟是香港咩,只好接受這不完美的價格啦
推薦指數:☆☆☆